制度文件

當前位置: 學院首頁 >> 本科教育 >> 制度文件 >> 正文

伟德bevictor中文版“十四五”發展規劃

時間: 2024年10月17日 09:16 作者:  點擊:[]


 

建設國家一流專業,争創省級一流學科

——伟德bevictor中文版“十四五”發展規劃

 

一、發展現狀及形勢分析

按照我省高等教育發展的戰略要求和《沈陽工程學院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8-2035年)》的規劃目标,遵循學校的“十四五”規劃目标和任務,在總結十三五發展成就後、伟德bevictor中文版就當前面臨的形勢和挑戰進行了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并通過與主要部門的溝通,制定了學院的“十四五”發展規劃。

(一)“十三五”期間主要發展成就

“十三五”期間,為适應轉型發展的大趨勢,伟德bevictor中文版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服務能力為目标,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學科和專業建設為重點,以師資隊伍建設為基礎,以能力培養為本位,服務于電力行業、服務于遼甯經濟發展,走産教融合、院企合作的特色發展之路,培養面向電力生産第一線“上手快、能力強、後勁足”的高級應用技術型人才,目前已完成“十三五”各項工作目标。

——黨建工作充分發揮引領作用。學院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學校十三五規劃工作任務,圍繞把握方向,凝心聚力,攻堅克難,保障發展黨建思路,開展基層黨組織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伟德bevictor中文版成功獲批遼甯省紅旗黨支部1個,遼甯省高校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2018年底獲批遼甯省第一批黨建标杆院系建設單位2018年獲市教工委的先進黨務工作者,2019年獲省高校系統先進黨務工作者,2020年遼甯省高校校園先鋒示範崗

期間開展了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活動,以校園文化建設為主體的意識形态建設。建設了2個學生黨員活動室、2個教工黨員活動室、1個黨委談話室;在辦公樓完成了戶外走廊樓梯曆史軸線室内科普長廊的樓宇文化建設在學生11舍打造了以雷鋒精神宣傳教育基地、黨建教育基地和專業文化教育基地為主體的紅色文化公寓,組建了1個雷鋒宣講團,強化校園文化的育人功效,築牢意識形态工作堅強陣地。

——學科和研究生教育不斷提升。學科影響力不斷擴大,2017年成功舉辦了第33屆高等學校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年會和電氣工程領域研究生協作組會議。2019年獲遼甯省科技進步獎2項。2019年成功舉辦了IEEE PES東北年會。2020年學科成員積極參與能源電力領域重要學術組織,與遼甯電科院聯合創辦了IEEE陸上風電并網及消納技術分委會。電氣工程專業研究生畢業310人,就業率和就業對口率均保持在98%以上。國家級專業競賽獲獎15項,省級獲獎20項。獲批省級研究生校外實踐基地2個。

——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持續加強。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獲批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遼甯省普通高等學校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範專業;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專業為本專業是遼甯省屬高校面向應用型轉型首批試點專業、遼甯省一流本科教育示範專業;2016年“農業電氣化”專業排名獲第一名。學院積極推進一流專業、工程認證、人才培養體系、實踐體系等教學模式改革,獲評了遼甯省本科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教學質量工程項目應用型示範課程3項、省級教改教研項目15項,出版本科教材18部,獲得5門省級一流課程。

2018與發電企業共建220kV戶外變電站實踐教學基地并已應用于教學、新獲批省級實踐基地和雙創基地1、與沈陽嘉越電力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和主題式雙師雙能師資隊伍培養基地。“220kV智能變電站變壓器标準化作業”項目獲批省虛拟仿真實驗示範項目。2019獲批2021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平台一個;完成電力系統VR省級虛拟仿真實驗室、智能充電與節能控制等先進實驗室建設工作;完成電機測試實驗室、智能變電站等實驗室的維護和檢修工作。

——科技工作明顯提高。“十三五”期間獲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1項。獲批省科技廳、省教育廳各類項目80餘項,縱向課題經費突破1000萬元。承攬國家電網、省級電網公司等電力企業科技攻關項目100餘項,項目合同金額達到4000萬元。發表EI檢索論文70餘篇,SCI收錄15篇,核心期刊20餘篇。申請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40餘項,軟件著作權50項。

——師資隊伍建設穩步推進。“十三五”期間伟德bevictor中文版教職工總人數82人。新增遼甯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層次人才2人、千層次人才2人、萬層次人才6。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5人,比例為30.49%,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比例為95.12%。另外在讀博士9人,目前已畢業5。2016年以來引進博士9人,碩士5人。派出教師國際交流4次。

——國際交流和繼續教育實現突破。開始招收電氣專業留學生,順利培養本專業畢業生,增加中澳合作辦學專業的招生,與莫道克大學通力合作,完成學生的培養工作,協同國際教育學院完成中澳、中俄合作辦學,全力配合國際交流和繼續教育的各項教學和培訓的教學任務。

——校園文化與就業工作再創佳績。學生工作圍繞學院“十五”規劃總體目标,以學風建設和就業指導為重點工作,堅持雷鋒精神立德樹人,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根本,強化學風建設,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積極創建文明校園,不斷深化“與文化同行做電力先鋒”特色成長成才理念,以“立足遼甯,輻射全國”為就業工作理念,進一步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為能源電力行業發展和地區經濟建設培養應用型和創新型人才。學院就業率穩定95%以上,優質就業率占比逐年提升,研究生錄取率最高位19%學生在學期間積極參加創新創業訓練及競賽項目,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任務。

(二)“十四五”時期面臨的形勢與挑戰

1.“十四五”時期面臨的形勢

根據國家對高等教育的發展要求,“十四五”期間需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這就對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等一系列體系的工作有了新的要求。同時,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學校的服務能力精準對接地方發展需求,“碳達峰碳中和”的要求目标,也給予了伟德bevictor中文版新的使命。此外,融入工程技術師範大學的建設,做強電力,凸顯特色,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是學院“十四五”時期的發展方向。

2.“十四五”時期面臨的挑戰

——專業建設。電氣工程專業已獲批國家一流專業,為建成一流專業需秉持“學生中心、産出導向、持續改進”的理念,結合地方經濟發展對電力人才的需求,進一步加強高質量發展内涵建設,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整體推進“課程思政”,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建成與遼甯支柱産業、特色産業發展密切相關的國家級一流專業,培養更多服務社會、服務遼甯的電力專業應用型人才。

——學科建設。電氣工程學科的發展始終以前沿技術和國家能源電力技術需求為導向,始終将智慧與責任融進國家電力工業的人才培養和科技進步中。“十四五”期間,電氣工程學科主要在新型電力系統分析與控制,新能源并網技術,智能電氣設備研發以及電力物聯網技術等研究方向着重發力,緊密依托省重點實驗室和省研究生實踐基地等校企合作平台,深度開展産學合作和成果轉化,實現省内學科錯位、特色發展。面向國家能源電力的重大需求,引進高水平人才,努力打造一支省内一流、國内具有重要影響的學術隊伍,積極承擔國家戰略基礎前沿課題、着力攻克行業關鍵技術,将電氣工程學科建設成“遼甯省一流學科”,培養能源電力領域的應用研究型高素質人才。

——師資和人才引進。學院目前教師老齡化嚴重,而教學和科研任務逐年增加,人均年教學工作量超過700學時,另外電氣專業高水平人才引進難度較大,而學院一流專業和一流科學的建設工作急需大量高水平人才的支撐。因此,“十四五”期間,學院在師資培養和人才引進方面需做到引育并舉,加強青年教師培養的同時,進一步拓寬人才引進渠道。

二、“十四五”發展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

學院堅持黨的領導,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服務能力為目标,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師資隊伍建設為基礎,以省一流學科和國家一流專業建設為重點工作,以能力培養為本位,服務于電力行業、服務于遼甯經濟發展,走産教融合、院企合作的特色發展之路,完成“十四五”各項工作目标。

(二)基本原則

——明确定位目标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曆次全會精神,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圍繞學校一流應用型大學和工程技術師範大學的建設目标,明确伟德bevictor中文版在專業建設、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發展目标、發展思路和發展措施,結合當前形勢,使目标具有可行性和科學性。

——突出重點工作圍繞社會發展和學校發展的重心,結合學院當前發展面臨的問題,抓住專業建設和學科建設的關鍵環節,集中學院主要的力量,謀劃好建設中的主要工作方法和改革舉措,創造發展條件,創新發展思路,落實發展措施,使規劃能夠成為學院的行動指南,引領學院發展。

——凸顯特色秉承學校的辦學理念,發展優勢,凸顯伟德bevictor中文版的專業特色,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符合電力行業和遼甯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提升學院整體人才培養質量。

 

(三)發展目标

經過5年的時間,遵循學校“十四五”規劃,圍繞工程技術師範大學的總體目标和階段性目标,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以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和省級一流學科的建設為重點工作,以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為基礎,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創新能力人才培養為本位,以産教融合、校企、校校聯盟為發展特色,建成保持特色鮮明,立足遼甯,服務于電力行業、在省内同類專業中具有一流辦學水平,具有工程碩士、本科辦學層次的綜合實力較強的二級學院。

——學科與研究生教育

1、學科建設

電氣工程學科建設對标甯省高等學校一流學科建設考核辦法,優化學科布局,積極發展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優勢學科,凝練學科方向,圍繞考核标準核心指标,力争達到遼省一流學科建設标準,綜合考評達到A類。積極拓展電力信息技術領域學科增長點。

1)師資隊伍建設

形成一支不少于4個研究方向的、人員相對穩定的學科團隊。柔性引進院士1名,引進青年拔尖人才1名,新增遼甯省高等學校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新增1-2人,新增省級教學和科研團隊1-2個。新增省教學名師3人,省優秀專家1人,省本科專業帶頭人3人。引進青年博士9名以上。改善學曆結構,學科團隊博士比超過45%。高級職稱比例超過60%

2)科學研究

加強科研平台基地建設,開展校企和校際合作,新增國家級科研平台1個。新增主動配電網方向省重點實驗室或創新中心1個。組織申報科研獎勵,新增省級科研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新增國家級一般項目1項、省級重大項目1項、省級重點項目5項、省級一般項目50項、橫向項目100項,科研到款年均1200萬元以上,師均到款超過10萬元以上。加強科研環境建設,增加高層次原創性科技成果。

3)合作交流

加強國内外合作交流,柔性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1-2人,開展國際合作項目2-3項,承辦學術會議1-2次,訪學研修教師數2人次以上,參加國際會議20人次以上。國内合作聯署發表論文10篇。

(4)社會服務

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經費,積極開展與企業,與兄弟院校的深度合作,力争牽頭或參與組建校企聯盟1-2個。

2、研究生教育

1)優化研究生培養機制,修訂培養方案,培養方案注入雙碳元素,積極創新培養模式。

2)防止學術不端,持續推進宣傳教育,不斷加強論文評審各環節把關力度,堅決築牢學術底線。

3)培育研究生創新創業,獲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10項、省級以上30項。獲國家級數學建模競賽三等獎以上5項,互聯網+省三等獎以上5項,挑戰杯省三等獎以上5項。

4)拓展研究生實踐基地,與特變電工建立省級研究生實踐教育基地。與東北大學、沈陽工業大學建立省級研究生校際合作平台。

5)提升導師隊伍業務水平,選派5名研究生導師到企業工程實踐。推薦2-3名研究生導師到省内電氣工程專業強校擔任博士生導師或副導師,聯合培養博士生。

6)凝練研究生教育成果,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增加研究生優秀畢業論文5篇,獲批省級以上研究生教研項目10項。獲省級研究生教學成果獎2-3項。

7)積極開展研究生課程建設,增加研究生省級精品課3門,增加省級研究生優秀教材3部。

8)達到申碩标準,增加電氣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

9)圍繞雙碳目标,積極拓展研究生專業領域,圍繞企業發展需求,建設特定課程,形成産教融合育人機制。

10)設立電氣方向研究生優秀論文鼓勵和獎勵措施,鼓勵更多的優秀論文申報省優秀研究生論文, 新增省研究生優秀論文2-3篇。

 

——專業和人才培養。

1、創新人才模式

伟德bevictor中文版緊緊圍繞國家雙碳戰略目标,整合優勢教學資源,深化教學改革,将應對氣候變化、構建綠色低碳社會的發展目标深入、系統的地融入到教育體系中來。積極推進交叉學科專業建設、傳統專業改革建設,推進低碳人才的培養。十四五期間,伟德bevictor中文版力争獲批“智能電網信息工程”等 1-2個普通本科專業,獲批“電力工程與自動化”等 2-3個職業本科專業。堅持校企聯動、産學研結合辦學,将“雙碳”引入到電力課程體系,融入專業的教學實施過程,積極探索“雙碳”人才培養新路徑,培養市場急需的 “雙碳”型電力專業技術人才。繼續聘任企業專家擔任伟德bevictor中文版企業副院,聘任5 10餘名企業骨幹擔任學院兼職教授,企業專家參與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實習指導、畢業設計答辯等教學環節,校企協同人才培養,不斷創新人才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2專業建設

伟德bevictor中文版在專業建設方面進一步加強高質量發展内涵建設,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整體推進“課程思政”,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将大數據、網絡信息安全、新能源理論和應用等引入到專業建設中來。“十四五”期間,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建成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将“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專業建成省級一流專業,并培育國家一流專業,力争“智能電網信息工程”成功獲批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力争獲批校級、省級課程思政示範學院等榮譽2-3項;持續推進工程認證工作,力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通過工程教育認證,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專業工程認證申請受理。精準對接高質量發展的時代需求,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開展教學成果獎的培育工作。力争在國家級教學獎勵方面獲得突破,“電機與拖動”教材獲評國家級優秀教材,力争獲評教學成果獎(包括本科、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2-4項、優秀教學團隊1-2個,為更好的開展教學改革、教師實踐能力提升、教師數字素養提升。以三個本科專業為核心,配合學校開展“一流應用型本科”建設工作,促進“專業群建設,學院設立“專項基金”,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工作,以達到提高應用型本科教學水平,整體推進應用型本科建設發展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整改為契機,努力提升學校核心競争力。學院以推進學科專業國際認證為核心,強化留學生品牌專業和課程建設為基礎,提高課程建設水平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繼續沖擊申報省級一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等省級課程建設。加強中外合作辦學力度,鼓勵學生走出去,支持學生在國際學術會議上交流,全面提升中外辦學能力。依托能源電力行業,服務雙碳建設,加強“雙碳:教學協同”、雙碳交叉學科人才培養,建立跨學科教學團隊、制定管理制度、運行機制、評價制度

3、課程建設

伟德bevictor中文版在課程建設方面緊随國家和省市改革步伐,通過開展與同行院校開展溝通和聯系,重新構建和優化課程建設教師團隊,建立有效的激勵和建設機制,合理資源配置,改革教學内容和方法,開發教學資源,在課程和教材建設方面力争取得新的突破。力争在國家一流課程建設方面獲得突破,“電機與拖動”課程力争獲批國家“一流課程”, 力争“高電壓技術”、“電工學”等4-5門課程獲批省一流課程(含課程思政、精品課等)課程,獲批“電氣控制技術”、“發電廠電氣運行實訓”等校級一流課程(含課程思政、精品課等)6-8門,出版“高電壓技術”、“電工學”等教材8-10部,其中包括“電機與拖動”、“發電廠電氣部分”等國家級規劃教材2-3部,省級規劃教程5部以上,形成良好的課程和教材建設氛圍。

4、實踐基地與實驗室建設

“十四五”期間,伟德bevictor中文版進一步加大力度開展實踐基地建設,改善辦學條件,提升教學水平,建立碳達峰碳中和教學研究團隊,積極參與建設碳達峰碳中和産教融合發展聯盟,加強校企合作,與企業共同探索産業學院建設新模式,建設面向新能源應用的“智能配用電技術産業”産業學院。深入開展産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同時,注重制度建設,形成合作共赢的良好運行機制。聯合“特變電工沈陽變壓器有限公司”、“國網遼甯省電力檢修公司”等企業,獲批 2-3個省級以上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開展校企合作,與“沈陽變壓器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陽昊誠電氣有限公司”等企業共建 5個校外實踐基地。實質開展校企深度融合,合作共建“電氣設備故障診斷”等 1-2門校企合作課程,聯合指導“專業認識實習”、“畢業頂崗實習”等實習實訓課程,邀請企業專家進課堂等多種舉措,使學生獲得電氣工程的專業綜合能力訓練,掌握了先進和實用的專業技術,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利用中央支持地方實驗室建設資金,完成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專業“電力系統智能監視與控制”實驗室、 “工程認證背景下能源電力類實踐教學平台建設”、“電力産業文化長廊”等實驗項目,培育省級實驗中心1-2個,不斷提升辦學條件。進一步協助開展2400m綜合實訓大樓實踐基地建設,改善辦學條件,建立變電站仿真實驗室雲桌面平台、電力系統監視與智能控制實驗室等,使“互聯網+教育”實驗室數字化、網絡化,為人才培養提供有利的實踐條件。與沈陽供電公司深度合作,共建實驗室1-2個。國際合作開展聯合實驗平台建設,繼續深入開展與美國ETAP聯合開展實驗室建設和教學平台建設工作。

 

5、創新創業教育

伟德bevictor中文版加大創新創業教育,給予指導教師和學生政策激勵,激發熱情和積極性。力争每年獲批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30項,其中國家級2-3項,學生參與覆蓋面70%以上;每年扶持20項以上參加“互聯網+大賽”、“挑戰杯大賽”、“創青春創業大賽”等省級創新創業大賽,力争2-3項在國家大賽中獲獎;鼓勵學生參加 “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大學生外語競賽”等省級大賽,每年申報10項以上。

——科技研究工作。

1)項目、科研到款:鼓勵申報高水平項目,新增國家級一般項目1項、省級重大項目1項、省級重點項目5項、省級一般項目50項、橫向項目100項,師均科研經費超過10萬元。

2)論文:發表 SCI(三、四區)論文20篇、EI論文30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30篇。

3)專利:授權發明專利15項。

4)專著:出版全國百家圖書出版單位出版的專著2-3部。

5)社會服務:完成成果鑒定2-3項,完成成果轉化10項,轉化效益達到1000萬以上。積極開展與特變電工、宏成電力、東科電力、嘉越電力等企業深度合作,力争牽頭或參與校企聯盟2-3個。

——師資隊伍

(1)伟德bevictor中文版加強高質量發展内涵建設,增辦新專業,适當擴招全日制在校生、本科生,加強青年教師培養的同時,進一步拓寬專科生、留學生教師人才引進渠道,建立高水平師資隊伍。柔性引進院士1名,引進青年拔尖人才1名,遼甯省高等學校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新增1-2人,新增省級教學和科研團隊1-2個。力争引進高水平學科帶頭人1名,柔性引進高水平人才3名,新增省教學名師3人,省優秀專家1人,省本科專業帶頭人3人。新增省級及以上專業教學團隊2個,引進青年博士9名,培養在職博士8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達到專任教師的40%以上。

(2)注重教師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選派青年教師前往企業實習交流,加強培養雙師雙能型教師,比例達75%以上。

3)鼓勵教師參加國内外交流、訪學、研修,引進先進理念,提升科研教學能力。注重師資平台建設,建立考核評價體系。

——國際教育和繼續教育工作。

伟德bevictor中文版積極推進教育和國際教育工作,集中優勢力量,配合繼續教育學院,完成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機構申報、驗收工作,開展國際科研合作,聯合國際教育學院,開展國際聯合實驗室或科技開發平台建設,配合完成國際教育體制機構建設工作,通過國外合作高校聯合授課,積極開展國外優質教育資源的引進工作。開展留學生、中澳電氣、中俄電氣、紅河電氣等專業的授課、教學改革、實踐實訓等人才培養工作,以及專業的評估和驗收等相關工作。充分利用專項基金,教師海外研修計劃赴國外訪學、進修工作。完成電廠現場培訓、國網考試培訓、技能證書培訓等相關培訓工作。優化教師資源,配合國際教育學院,完成留學生、中澳電氣、中俄電氣、紅河電氣等專業的授課、教學改革、實踐實訓等人才培工作,以及專業的評估和驗收等相關工作。

——工程技術師範大學建設。

圍繞現有優勢專業,在進一步完成國家一流專業的建設任務的條件下,促進相關專業的發展建設,結合優勢專業和現有信息化、現代化需求,申請新專業,結合特色專業,思考師範類專業的可能性,并進行專業招生,形成具有國家級一流專業,并電氣特色,同時适應學校發展情況的專業群。

——學生和就業工作。

1、提高招生質量。做好招生宣傳,加強生源基地學校建設,每年新增1個以上生源重點建設學校。

2、培育優良學風,提升就業工作質量.

近年伟德bevictor中文版錄取分數逐年提高,培育優良學風,培養出更多優秀大學生數量,培養學生适應行業需求。畢業率和授位率均達99%以上。從學生入學即分階段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教育,根據學生就業目标的改變及時調整指導内容,做好分類指導。按照學生規模化國網考試和考研的要求,修訂和規劃好培養方案,合理設置課程,便于學生行業考試和考研。學院分階段提供考研同學必要的輔導和幫助。考研争取創新高。

(1)考研争取創新高。選聘好班主任、班導生,聘請研究生做新生班級學業導生。試行本科導師制,提前對有考研意向學生做指導,邀請考研成功畢業生做經驗交流,建立網絡交流渠道。聯系相關學校考研假期訓練營,為學生創造良好條件。加大創新創業教育,激發學生熱情和積極性,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大創項目,采用8+2模式(8名優秀同學帶2名新生),通過比賽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同時,加大政策引導力度,在獎學金評定等加入大創因素,讓創新創業成果為學生的必修課。每學期輔導員與班主任幫學生分析目标達成情況,随時做好指導。争取在本輪次學生畢業時2考研率在35%以上,争取達到40%

2)就業市場多拓展。就業市場計劃每年新開發15家以上,十四五期間整體新開發100家以上。充分挖掘市場潛力,聯系政府、行業、校友,利用網絡資源,走訪已有用人單位,開發新的用人單位,訪企拓崗,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3)就業指導全過程。從學生入學即分階段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教育,根據學生就業目标的改變及時調整指導内容,實現更充分的就業。積極開展就業平台集群化建設,利用國家24365平台,省市人社部門和行業集團網站招聘信息,篩選和學生就業相關資訊,充分利用網絡、微信公衆号推送等構建學院就業平台集群化建設,初步成型。

十四五就業率平均達96%以上,3研究生就業率達到100%,同時提高優質就業率。

4深化拓展聯合培養模式,走訪用人單位,聘任企業專家到校講座,結合企業需求培養學生。

3、傳承校園文化,強化思想政治教育。

1)進一步完善德育工作體系,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常規教育和專題教育的各個環節,根據形勢發展和當代大學生需求,不斷豐富德育工作内容,創新德育工作載體。完善雷鋒基地建設,發揮育人作用。

    2)凝練“與文化同行,做電力先鋒”學院特色文化,結合學校紅色文化、行業辦學文化和企業辦學文化,逐步構建符合時代發展且富有學校特色的文化傳承創新體系。

3)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多為輔導員創造學習培訓、交流的機會,培養出市級以上優秀輔導員或輔導員工作品牌及工作精品項目。

4、深入實施“文化鑄校”工程,用雷鋒精神立德樹人。

1)加強文化設施、文化陣地和文化環境建設。優化建設宿舍自習室、活動室。做好樓宇文化。文化設施、文化環境、文化陣地。

2)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将校園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發揮文化引領作用,完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新媒體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畢業生就業教育和指導、大學生社會實踐等育人機制,以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豐富校園文化、凝聚思想共識,引導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實施文化鑄校工程,做好1366指導服務體系和五育一導工作模式。文化鑄校工程推進優質的學生社區育人陣地建設,做好校級輔導員名師工作室的申報和建設工作,工作室入住學生一站式社區。學生社區育人陣地結合新工科、雙碳人才培養戰略,結合學科專業探索新的培養機制。成立雙碳相關社團,配合教學工作安排做好學生的社團工作。綠色低碳社團建設利用社會實踐進行雙碳實踐走訪,走訪清潔能源企業,了解社會對雙碳的需求和期望,挖掘社會資源,提升硬實力。積極開展雙碳實踐活動

5、加強素質教育,培養新時代優秀人才。

實施思政領航工程,深化“五育一導”育人模式。深化美育課程改革,動員學生積極參加美育社團,校大學生藝術團,力争參加全省大學生省級年度專項藝術展演活動。美育課程改革加強勞動教育,注重圍繞創新創業,結合學科專業開展生産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發揮大學生志願服務團的作用,引導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勞動教育強化學生體育鍛煉,利用晨讀晨練組織同學願意參與、喜聞樂見的體育活動,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标準測試通過率。體育鍛煉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完善班級、輔導員、學院、學校四級網格體系,對輔導員和學生心理幹部做好專題培訓,提升辨别能力,争取做到早發現、早幹預、早介入、早治療。組織學生學懂學透德育學分制相關内容,定期做好座談和問題反饋。德育學分制推進法制教育,将法制教育貫穿學生學習生涯全過程。定期開展普法教育。法制教育拓展豐富學校國防教育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國防教育觀念和憂患意識。做好學生應征入伍工作。

6、發揮校友主觀能動作用,做好校友工作。

構建校友工作體系。做好畢業生的校友理事聘任工作,設置優秀校友宣傳欄,定期舉辦校友座談會,幫助校友做好相關工作咨詢和服務。校友工作體系在産學合作、社會資助、人才訂單培養争取校友大力支持,引進校友企業積極參與學校校企合作。

——黨建工作。

1、深化黨性教育,加強黨的思想建設

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強化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和黨性教育,深入開展“四史”教育,堅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引導全體黨員,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鞏固全黨共同思想基礎,提升道德水準,發揮表率作用。加大意識形态工作力度,做大做強正面宣傳。

1)加強專題學習。充分利用三會一課、各類講壇、講學、網絡平台,組織黨員幹部持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曆次中央全會精神”和“二十大精神”,全面準确、科學嚴謹地闡述基本内容和核心要義。不斷抓實班子理論中心組學習,以班子的學習帶動全體黨員和全校教師的思想政治學習,引導全體教職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學院中心工作,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學校發展和創新實踐上來。

2)提高學習成效。堅持把開展政治理論學習與拓展教職工綜合素質、各類教研活動相結合,聚焦、助力學院中心工作。堅持學習與調研相結合、理論學習與課題研究有機結合,拓展學習形式,豐富學習内涵。

3)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以理論教育、業務學習、學曆提升為抓手,以課程培訓、政治學習、繼續教育、自學等形式,積極組織參加各級各類培訓,積極鼓勵廣大教師參加業務進修和學曆提升,不斷增強廣大教師的學習力和創新力。 

2、健全考核機制,夯實黨的組織建設

1)嚴格執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機制和領導幹部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制定二級學院幹部選拔、任用、考核評價機制。

2)強化學院黨組織功能發揮。學院班子成員要至少聯系1個教師黨支部,确保每個師生黨支部都有人經常聯系、及時指導。

3)實施黨支部“規範化建設工程”,示範化黨支部指标逐年提升。

4)嚴格基本制度執行。把黨的組織生活基本制度執行情況納入“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的基本内容,從嚴落實“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談心談話”、“民主評議黨員”、“主題黨日”等制度。建立黨支部工作紀實制度,按照規範格式做好組織生活記錄。嚴格黨費收繳、使用和管理,堅持黨費年度報告和公示制度。

5)創新黨組織活動方式,開展“黨課進支部”活動及“最佳組織生活”“喜迎二十大微型黨課”評選等活動。

3、強化反腐倡廉,嚴明黨的紀律建設

嚴明組織紀律和組織規矩,堅持組織原則和落實組織制度,将反腐敗作為系統工程,多措并舉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建設,真正形成嚴的氛圍。強化黨内政治監督和權力運行監督,增強黨紀黨規教育實效性,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态”,深入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将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的積極作用落到實處。

4、弘揚黨的傳統,築牢黨的作風建設

堅決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糾正“四風”,建立健全作風建設長效機制。堅持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求真務實、真抓實幹,落實黨在學院工作中的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強化監督考核。切實增強宗旨意識,牢固樹立群衆觀念,始終保持黨同師生的血肉聯系,鞏固和拓展黨的群衆路線教育和“我為師生辦實事”實踐活動成果,多為師生辦好事、辦實事。

5、規範工作程序,完善黨的制度建設

1)完善“二級黨委會議事規則”、“二級單位黨政聯席會議制度”,完善“黨務公開制度”。堅持“黨内民主生活會制度”,加強黨内監督,維護領導班子團結。

2)加強黨務人員、黨員隊伍建設。選優配強“院各黨支部書記”,完成支部換屆工作。每年對黨支部書記全員培訓1次。建立優秀黨支部書記風采展示平台,切實落實教師黨支部書記政治和工作待遇。

3)提高黨員發展質量。按照“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總要求,堅持把政治标準放在首位,嚴把黨員發展質量關。開展年度發展黨員工作專項調研檢查,健全完善發展黨員質量跟蹤機制和黨員發展年度報告制。

4)嚴格黨員日常管理。做好黨員組織關系管理工作,特别是畢業生組織關系網上轉接。每年在畢業生離校前集中開展一次 “重溫入黨志願書,重溫入黨談話,重溫入黨誓詞”主題黨日和 “在校最後一堂黨課”主題教育。

5)加強黨員教育培訓。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精心組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支部、進黨課、進黨員頭腦工作,增強黨員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充分利用網絡教育資源,開展黨員骨幹網絡示範培訓。

6)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職業道德素養。認真落實黨中央、教育部黨組關于師德師風建設的決策部署,堅持師德為先,狠抓師資隊伍建設,按照 “四有好老師、 “四個引路人”标準,打造出一支政治素質過硬、師德師風高尚、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新時代教師隊伍。建立師德評價體系,将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職務晉升、崗位晉級、年度考核的首要内容,實行師德考核“一票否決制”。組織教師學習《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制定《教師職業行為負面清單和教師師德失範行為處理辦法》等文件;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度,簽訂師德師風承諾書,将黨風廉政建設與師德師風建設相結合,教育和引導教師樹立底線思維、紅線意識,自覺抵制各種誘惑。

6、創新方式方法,推進黨的特色建設

1)積極創新載體。鼓勵和支持基層黨組織創新工作載體,堅持深入挖掘、整合優化、推陳出新的原則,創新活動載體、改進教育載體、建設物質載體、固化制度載體。實施 “優秀黨建工作品牌打造工程”,培育2-3個優秀黨建工作品牌。

2)探索有效方法。推進項目化創建,引導基層黨支部以工程化的思維和項目化的方法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創新。引導各支部探索推行 “黨建+”模式,進一步促進支部黨建工作與學院中心工作有機融合。鼓勵和支持各支部跨學院、多部門、與企業聯合創建黨建工作,增強工作合力和組織活力。

3)實施“先鋒引領工程”。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挖掘、選樹典型人物和典型群體,以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帶動廣大師生黨員。積極構建優秀黨員成為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名優教師的梯隊培養模式。

4)積極探索并創新實施“黨建+課程思政”教學模式,着力打造黨建與課程思政雙向深度融合的工作模式,以黨建工作引領課程思政,依托課程思政提升黨建水平。全面落實學院制定的《伟德bevictor中文版課程思政實施細則》《伟德bevictor中文版“國家和省一流專業建設方案”》等課程和專業建設方案,打造一批課程思政示範課堂,建設一批課程思政相關項目,選樹一批優秀教師,提升“黨建+課程思政”協同育人能力。

 


Baidu
sogou